高h纯肉啪啪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涩涩电影在线观看|女人18岁水多毛片|大熟妇|欧美美女久久久高潮喷射视频|美女被狂虐|人妻被中出在线电影|高潮 潮喷|极品少妇被爽到高潮喷水|家庭乱lun,欧洲亚洲av,五十六十丰满老熟妇,女人18毛片水真多免费看

檔案館建筑設計規(guī)范

日期:2018-07-23
字號: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為適應檔案館建設的需要,,使檔案館建筑設計符合功能、安全,、衛(wèi)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訂本規(guī)范。
第1.0.2條.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國家綜合性檔案 館(以下簡稱檔案館)的建筑設計。
第1.0.3條.檔案館分特級,、甲級,、乙級三個等級。不同等級檔案館設計的耐火等級要求及適用范圍應符合表1.0.3的規(guī)定,。
檔案館等級與耐火等級要求及適用范圍
表1.0.3
等級    耐火等級    適用范圍
特級    一級                    中央國家級檔案館
甲級    二級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單列市檔案館
乙級    三級                    地(市)級及縣(市)檔案館
第1.0.4條.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區(qū)應按基本烈度設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區(qū)重要城市的檔案館庫區(qū)建筑可按七度設防。
第1.0.5條.檔案館建筑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

                                                                                              第二章 術語
第2.0.1條.檔案館.Archives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檔案資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第2.0.2條.綜合性檔案館 Comprehensive Archives
檔案館的一種類型。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種門類檔案資料的檔案館,。
第2.0.3條.專門檔案館 Special Archives
檔案館的一種類型。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專業(yè)領域或某種特殊載體形態(tài)檔案資料的檔案館,。
第2.0.4條.國家級檔案館 National Archives
收藏黨和國家中央機構的和具有全國意義檔案的并經國家檔案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批準建立的檔案館,。
第2.0.5條.庫區(qū).Repository
檔案庫房及為其服務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區(qū)域的總稱。
第2.0.6條.館區(qū).Archive Area
檔案館各類業(yè)務用房及附屬公共設施所占的整個區(qū)域,。
2.0.7條.檔案庫 Storehouse for Archives
檔案館中專為存放檔案所建的房舍,。
第2.0.8條.查閱檔案用房 Search Room
辦理檔案查閱手續(xù),存放查閱檔案的檢索工具和閱覽檔案等所用的房舍,。
第2.0.9條.利用者 Searcher
查閱利用檔案的人員,。
第2.0.10條.緩沖間 Buffer Room
在進入庫區(qū)或庫房的入口處,為減少外界氣候條件對庫內的直接影響而建的溝通庫內外并能密閉的過渡房間,。
第2.0.11條.封閉外廊 Closed Corridor
在檔案庫外建的用墻和窗與外界隔開的走廊(一面或多面以及繞一圈的環(huán)廊),,以減少外界氣候對檔案庫的直接影響。
第2.0.12條.檔案裝具 Equipment for Storing Archives存放檔案所用的器具,。

                                                                                     第三章 館址和總平面
第3.0.1條.檔案館館址選擇應納入并符合城市規(guī)劃的總體要求,。
第3.0.2條.檔案館的館址應符合下列要求:
1.館址應遠離易燃、易爆場所,,不應設在有污染腐蝕性氣體源的下風向,;
2.館址應選擇地勢較高、場地干燥,、排水通暢,、空氣流通和環(huán)境安靜的地段;
3.館址應建在交通方便,、便于利用,,且城市公用設施比較完備的地區(qū)。高壓輸電線不得架空穿過館區(qū),。
第3.0.3條.檔案館的總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檔案館建筑宜獨立建造,、自成體系。當確需合建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總平面布置應根據近遠期建設計劃的要求,宜進行一次規(guī)劃,、建設,,也可分期建設,;
    3.館區(qū)內道路布置應便于檔案的運送、裝卸,,并應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
    4.館區(qū)應留有綠化用地;
    5.館區(qū)內應設停車場等公共設施,;
    6.館區(qū)內建筑及道路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 

                                                                                       第四章 建筑設計
4.1 一般規(guī)定
第4.1.1條.檔案館的建筑設計應根據不同等級、不同規(guī)模和職能配置各類用房,,可由檔案庫,、查閱檔案、檔案業(yè)務和技術,、辦公和輔助等用房組成,。
第4.1.2條.檔案館的建筑布局應按照功能分區(qū)的原則,布置各類用房位置,,力求達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解決內外相互間的聯系與分隔,,避免交叉,。各部分之間檔案傳送不應通過露天通道。有溫濕度要求的房間應集中或分區(qū)集中布置,。
第4.1.3條.檔案館建筑設計應使各類檔案及資料保管安全、調閱方便,;查閱環(huán)境應安靜,;工作人員應有必要的工作條件。館區(qū)建筑主要用房應具有良好的朝向,。
第4.1.4條.查閱檔案,、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設計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時,應設電梯,。超過兩層的檔案庫應設垂直運輸設備,。
第4.1.5條.檔案庫設于地下時,必須采取防潮,、防水措施,;必須設置機械通風或空調設備。
4.2 檔案庫
第4.2.1條.檔案庫應集中布置,,自成一區(qū),。庫區(qū)內不應設置其他用房,其他用房之間的交通也不得穿越庫區(qū),。
第4.2.2條.庫區(qū)的平面布局應簡單緊湊,。
第4.2.3條.庫區(qū)或庫房入口處應設緩沖間,,其面積不應小于6m2;當設專用封閉外廊時,,可不再設緩沖間,。
第4.2.4條.庫區(qū)內比庫區(qū)外樓地面應高出20mm。當采用水消防時,,應設置排水口,。
第4.2.5條.每個檔案庫應設兩個獨立的出入口,且不宜采用串通或套間布置方式,。
第4.2.6條   檔案庫凈高不應低于2.40m,。當有梁和通風管道時,其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20m,。
第4.2.7條.檔案庫應減少外墻面積,,圍護結構應根據其使用的要求及室內溫濕度、當地室外氣象計算參數和有無采暖,、通風,、空調設備等具體情況,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其構造,,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需要設置采暖設備時,圍護結構的總熱阻值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規(guī)定計算所得的最小總熱阻再增加20%~30%進行設計,;
    2.當需要設置空氣調節(jié)設備時,,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J19)的規(guī)定;
    3.當不設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jié)設備時,,房屋的外墻和屋頂的總熱阻分別不得小于0.66(m2.K)/W和0.90(m2.K)/W。
第4.2.8條.庫房屋頂應采取保溫隔熱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平屋頂上采用架空層時,,應做好基層保溫隔熱層;架空層高度不應小于0.30m,;并應通風流暢,;
    2.炎熱多雨地區(qū),采用坡屋頂時,,屋頂內應通風流暢,;其下層屋頂板,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并做好防漏水處理,。
第4.2.9條.檔案庫門應為保溫門,;窗應為雙層窗,開啟扇應有密閉措施,;當采用高窗時,,墻的下部應增設通風口,,通風口應設金屬網,并應有密閉的可開啟保溫門,。
第4.2.10條.檔案庫每開間的窗洞面積與外墻面積比不應大于1:10,,檔案庫不得采用跨層或跨間的通長窗。 
第4.2.11條.庫房內檔案裝具布置應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墻面,,外墻采光窗宜與檔案裝具間的通道相對應,,當無窗時應與管道通風孔開口方向相對應。
第4.2.12條.裝具排列的各部分尺寸:主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00m,,兩行裝具間凈寬不應小于0.80m,,裝具端部與墻的間隔不應小于0.60m.
第4.2.13條.各類裝具的檔案存儲定額的計算指標,應按平均每卷厚度為15mm計算,,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五節(jié)檔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不得小于2.70m或180卷,;
    2.雙面檔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不得小于3.30m或220卷;
    3.密集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不得小于7.20m或480卷,。
第4.2.14條   檔案庫樓面均布活荷載應為5kN/m2,。采用密集架時,不應小于12kN/m2,,或按實際需要確定,。
第4.2.15條.供垂直運輸檔案、資料的電梯,,其位置應臨近檔案庫,,但應在防火門外;當設置垂直傳送設施時,,豎井應封閉,,其圍護結構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非燃燒體,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第4.2.16條.當檔案庫與其他用房同層布置且樓地面有高差時,應采用坡道連通,。
第4.2.17條.母片庫不應設外窗,;當設外窗時,應有良好的遮光設施,。
第4.2.18條.珍貴檔案存儲應專設珍藏庫,。
4.3查閱檔案用房
第4.3.1條.查閱檔案用房可由接待室、查閱登記室,、目錄室,、普通閱覽室、專用閱覽室,、縮微閱覽室,、聲像室,、展覽廳、復印室和休息室等組成,。規(guī)模較小的檔案館根據使用要求可合并設置,。
第4.3.2條.閱覽室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天然采光的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5;應避免陽光直射和眩光,;
    2.窗宜設遮陽設施,;
    3.單面采光的閱覽室進深與窗墻高度比不應大于2:1;雙面采光不應大于4:1,;
    4.室內應有自然通風,;
    5.每個閱覽座位使用面積:普通閱覽室每座不應小于3.5m2;專用閱覽室不應小于4.0m2座,。若采用單間時,,房間面積不應小于12.0m2;
    6.室內應設置自動防盜監(jiān)控系統(tǒng),。
第4.3.3條 縮微閱覽室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朝向以北向為宜,,避免朝西;
2.不宜設在地下室,;
3.宜采用間接照明,,閱覽桌上應設局部照明;
4.室內應設空調或機械通風設備,。
4.4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
第4.4.1條.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可由縮微用房,、翻拍洗印用房、計算機房,、靜電復印室,、翻版膠印室、理化試驗室,、聲像檔案技術處理室,、中心控制室、裱糊室,、裝訂室,、接收室、除塵室,、熏蒸室,、去酸室以及整理編目室、編研室,、出版發(fā)行室等組成,。應根據檔案館的等級、規(guī)模和實際需要選擇設置上述用房,。
第4.4.2條.縮微用房可包括資料編排室,、縮微攝影室(分大型機室和小型機室),、沖洗處理室、配藥和化驗室,、質量檢測室,、校對編目室、拷貝復印室,、放大還原室,、縮微膠片庫和備品庫等。非縮微復制中心,,可縮小規(guī)模,,結合需要組織配套用房。
第4.4.3條.縮微用房宜設于首層,,應自成一區(qū),,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縮微攝影室應遠離振源,防空氣污染,。各設備之間嚴禁燈光干擾,。室內地面應堅實平整,便于清洗,,墻面不宜采用白色或強反射面,。
    2.拷貝復印室應環(huán)境清潔。地面應防止產生靜電,。門窗應密閉,,防紫外光照射;應有強制排風和空氣凈化設施,;
    3.沖洗處理室應嚴密遮光,;室內墻裙、地面和管道應采取防護措施,;應有上下水,,并應有滿足沖洗工藝要求的水質、水壓和水量設施設備,;室外應設污水處理池,。
第4.4.4條.翻拍洗印用房應包括翻拍室、沖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其中翻拍室和沖洗室可與縮微用房的縮微攝影室和沖洗處理室合用,。
第4.4.5條.靜電復印室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靜電復印室不應設于縮微用房和計算機房區(qū)域內。規(guī)模較大的檔案館除集中設置專供內部使用的復印室外,,還宜另設對外服務的復印室,,其位置宜臨近查閱檔案用房設置,;
    2.每臺復印機的使用面積應按8m2計算;
    3.應設獨立的機械排風裝置,。
第4.4.6條.中心控制室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宜設在首層主要入口附近,;
2.室內應設空調或局部空調;
3.與其他用房的隔墻,,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h,,樓板不應低于1.5h,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第4.4.7條.熏蒸室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面積宜為10m2
2.應采用單獨的密閉門,;
3.應設有單獨的直達屋面外的排氣管道。根據使用藥品本身的比重,,排氣管道室內開口應設在中部或頂部,,廢氣排放應符合環(huán)境保護有關標準;
    4.室內頂棚,、墻面及樓,、地面材料應易于清潔。為便于沖洗,,宜設專用的熏蒸設備,。
第4.4.8條.裱糊室內應設加熱電源、上下水設施,,并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每個工作人員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0m2。
第4.4.9條.裝訂室內應設計擺放裁紙刀,、壓力機及裝訂機的位置,。每個工作人員使用面積不應小于8m2。
第4.4.10條   整理編目室,、編研室,、出版發(fā)行室,每個工作人員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0m2,,室內宜設固定壁柜,。
4.5辦公和輔助用房
第4.5.1條.辦公和輔助用房宜由公共服務用房、辦公室,、會議室,、文印打字室、值班室,、電話機房,、空調機房、變電配電室、貯藏室及廁所等組成,。不同等級,、不同規(guī)模的檔案館可根據需要設置上述用房。
第4.5.2條.辦公室宜設置存放工具書的位置或固定壁柜,。

                                                                                                第五章 檔案防護
5.1防護內容
第5.1.1條.防護內容應包括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溫濕度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線照射,,防塵,、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蟲,、鼠等)和防盜等。
    第5.1.2條.溫濕度要求應根據檔案的重要性和載體等因素區(qū)別對待,。
    第5.1.3條.視聽,、縮微等非紙質檔案貯存庫設計,除應答合本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外,,尚應根據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進行設計,。
5.2溫濕度要求
第5.2.1條.特級、甲級檔案館宜采用空調或局部空調,,乙級檔案館可采用局部空調,。
第5.2.2條.檔案庫房的溫濕度要求應符合表5.2.2的規(guī)定。在選定溫,、濕度后,,每晝夜波動幅度要求溫度不得大于±2℃、相對濕度不得大于±5%,。
第5.2.3條.各類技術用房溫濕度要求應符合表5.2.3的規(guī)定,。
各類技術用房溫濕度要求                                       表5.2.3
用房名稱    溫度    相對濕度
裱糊室    18~28℃    50%~70%
保護技術試驗室    18~28℃    40%~60%
復印室    18~28℃    50%~65%
聲像室    20~25℃    50%~60%
閱覽室    18~28℃     
磁帶庫    14~24℃    40%~60%
展覽廳    14~28℃    45%~60%
工作間(拍照、拷貝,、校對,、閱讀)    18~28℃    40%~60%
膠片庫             拷貝片    14~24℃    40%~60%
                      母片    13~15℃    35%~45%
5.3防潮和防水
第5.3.1條.館區(qū)內應排水通暢,防止積水,。
第5.3.2條.室內地面應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50m,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填實地面時,,應有防潮措施,;
    2.采用架空地面時,,架空層凈高不應小于0.45m,架空層下部的地面宜用簡易防水地面,,并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15m,做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架空層上部的地面宜采取適當的隔潮措施,。架空層的外墻應做通風孔,風口處裝金屬網及可開啟的小門,。
5.4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線照射
第5.4.1條.檔案庫,、查閱檔案及其他技術用房應防日光直射,并均應消除紫外線對檔案,、資料的危害,。
第5.4.2條.檔案庫和查閱檔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時,宜選乳白色燈罩的白熾燈,。當采用熒光燈時,,應有過濾紫外線和安全防火措施。
5.5防塵和防污染
第5.5.1條.檔案館的綠化設計,,應有防塵,、凈化空氣、降溫,、防噪聲等措施,。
第5.5.2條.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超過規(guī)定標準的地區(qū),其通風系統(tǒng)應采取凈化措施,。
第5.5.3條.鍋爐房,、除塵室、熏蒸室,、試驗室以及洗印暗室等用房的位置應合理安排,,并結合需要設置通風裝置。
第5.5.4條.檔案庫樓地面應光潔,、平整,、耐磨。其他內部裝修,、裝具和固定家具等設計應表面平整,、構造簡潔。
5.6防蛀和防鼠
第5.6.1條.管道通過墻壁或樓,、地面處均應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實,,其他墻身孔洞也應采取防護措施,底層地面應采用堅實地坪,。
第5.6.2條.庫房門與地面的縫隙不應大于5mm,,且宜采用金屬門或下緣包鐵皮的木門。
第5.6.3條.檔案館應設熏蒸室或其他殺蟲設施。
第5.6.4條.檔案庫外窗的開啟扇應設紗窗,。
5.7防盜
第5.7.1條.檔案館的外門及首層外窗均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
第5.7.2條.特級、甲級檔案館應設防盜報警裝置及視屏監(jiān)視系統(tǒng),。

                                                                                                 第六章 防火設計
第6.0.1條.檔案館建筑防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
第6.0.2條.檔案庫區(qū)中同一防火分區(qū)內的庫房之間的隔墻均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墻,,防火分區(qū)間及庫區(qū)與其他部分之間的墻應采用耐火極限不少于4.0h的防火墻,其他內部隔墻可采用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燒體,。檔案庫中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h,。
第6.0.3條.特級、甲級檔案館的檔案庫,、縮微用房,、空調機房等房間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設施。
第6.0.4條.庫區(qū)外應設室外消防給水系統(tǒng),。特級,、甲級檔案館中的珍藏庫和非紙質檔案庫應設惰性氣體滅火系統(tǒng)。特級,、甲級檔案館中的其他檔案庫房,、檔案業(yè)務用房和技術用房,乙級檔案館中的檔案庫房可采用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或非鹵代烷氣體滅火系統(tǒng),。
第6.0.5條.檔案庫內嚴禁設置明火設施,。檔案裝具宜采用不燃燒材料或難燃燒材料制成。
第6.0.6條.檔案館庫區(qū)建筑及每個防火分區(qū)通往室外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
第6.0.7條.庫區(qū)內設置樓梯時,,應采用封閉樓梯間,門應采用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
6.0.8條.庫區(qū)緩沖間及檔案庫的門均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應為甲級防火門。
6.0.9條.檔案館內建筑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J140)的規(guī)定,,配置建筑滅火器,。

                                                                                                第七章 防火設計
7.1給水排水
第7.1.1條.館區(qū)內應設給排水系統(tǒng)。
第7.1.2條.庫房內不應設置除消防以外的給水點,,給,、排水管道不應穿越庫區(qū)。
第7.1.3條.上下水立管不應安裝在與檔案庫相鄰的內墻上,。
第7.1.4條.各類用房的污水排放,,應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
7.2暖通空調
7.2.1條.檔案庫及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設置空調時,室內溫濕度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5.2.2,、表5.2.3,、表7.2.1的規(guī)定。
冬夏季庫內溫濕度要求
表7.2.1
用房名稱    干球溫度(℃)    相對濕度(%)    通風換氣次數(次/h)
檔案庫    不小于14
不大于24    45~60    0.5~1
縮微母片庫    不小于13
不大于15    35~45    1~1.5
縮微拷貝片庫    不小于18
不大于28    40~60    
保護技術試驗及縮微工作用房    不小于14
不大于24    40~60    
閱覽室    不小于18
不大于28         
展覽廳    不小于14
不大于28    45~60     
裱糊室    不小于18
不大于28    50~70    
其他技術用房    不小于18
不大于28         
第7.2.2條.檔案庫冬季設采暖時,,室內干球溫度不應小于14℃,,相對濕度應為45%~60%;不設采暖時,,室內相對濕度應為45%~60%。
第7.2.3條.檔案庫不宜采用以水,、汽為熱媒的采暖系統(tǒng),。確需采用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嚴防漏水,、漏汽,且采暖系統(tǒng)不應有過熱現象,。
第7.2.4條.通風,、空調管道系統(tǒng)應有氣密性良好的進排風口,洞口與室外應有密閉措施,。
第7.2.5條.空調設備應設在專門房間內,,機房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第7.2.6條.母片庫應設獨立的空調系統(tǒng),。
第7.2.7條.熏蒸室應在室內外分設控制開關,,其排風管道不應穿越其他用房。
7.3電氣
第7.3.1條.庫區(qū)電源總開關應設于庫區(qū)外,,庫房的電源開關應設于庫房外,,并應設有防止漏電的安全保護裝置。
第7.3.2條.控制導線及檔案庫供電導線應用銅芯導線,。
第7.3.3條.檔案庫,、計算機房和縮微用房配電線路宜采取穿金屬管暗敷方式。
第7.3.4條.空調設施和電熱裝置應單獨設置配電線路,,并應穿金屬管保護,。
第7.3.5條.檔案庫燈具型式及安裝位置應與裝具布置相配合??s微閱覽室,、計算機房照明設計宜防止顯示屏出現燈具影像和反射眩光。
第7.3.6條.檔案館照明的照度標準,,應符合表7.3.6的規(guī)定,。
照度標準
表7.3.6
房間名稱    參考平面    照度(lx)
閱覽室    0.75m    不低于150
出納臺    0.75m    不低于100
檔案庫    離地垂直面0.25m    不低于50
修裱,、編目室    0.75m    不低于150
計算機房    0.75m    不低于200
第7.3.7條.特級、甲級檔案館應為二級防雷建筑物,,乙級檔案館應為三級防雷建筑物,。

 

中國機械電子兵器船舶工業(yè)檔案學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首體南路2號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525   

聯系電話::010-68332590   或010-68324770    

 

機械工業(yè)檔案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首體南路2號   聯系電話:010-883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