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體系建設]:檔案安全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九個隱患:
檔案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憑證和參考作用,。檔案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檔案的開發(fā)利用等工作也就更無從談起,。檔案安全關系著檔案的存亡,,是國家檔案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和條件。保證檔案的安全是檔案工作人員第一要責,,是檔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廣大檔案工作者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檔案安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檔案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因此,,檔案工作者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強化安全意識,,克服麻痹思想,,消除各種隱患,這樣才能保證檔案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不受損失,。當前,,檔案安全工作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檔案安全意識淡薄,。
一些基層單位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他們認為檔案在安全方面是不會出現(xiàn)什么重大事故的,因此,,吝于對此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安全工作不屑一顧。無論是在工作計劃還是工作總結中,,很少提及甚至不提及檔案安全方面的內容,,而只熱衷于檔案的數(shù)字化、信息化,、建設數(shù)字檔案館之類的工作,。少數(shù)單位只顧及檔案的收集,、整理,、編研和開發(fā)利用工作,而把安全工作晾在一邊,。
二,、未建立必要的檔案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檔案安全意識淡薄,,一些單位領導對檔案安全方面的關注度自然就小,,這點可以體現(xiàn)于檔案管理制度的建設上,。一般單位都有檔案管理的各項制度,如檔案的接收,、分類,、借閱、保密,、鑒定,、銷毀等制度,但是,,部分單位卻沒制訂檔案安全管理制度,,檔案安全管理工作沒有提到議事日程,未能做到有章可循,,存在不少漏洞,,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缺乏經(jīng)常性的安全檢查,。
庫房中的檔案易受到酸化、粉塵,、細菌,、害蟲、光線等多種因素作用而被腐蝕,、損害,,因此,需要對檔案進行經(jīng)常性的安全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時下,,一些單位沒有進行經(jīng)常性的安全檢查,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事故苗頭,,事故危害不斷蔓延擴大,,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例如,,2004年9月,,某市檔案館發(fā)生了一宗嚴重的檔案害蟲事故,全館4個庫房的檔案不同程度地被害蟲侵蝕,,蟲害檔案涉及全宗25個,,3619卷,經(jīng)過鑒定,,害蟲種類為煙草甲,。該館受損檔案數(shù)量之大,、范圍之廣、程度之深,、受損檔案價值之高,,在國家綜合檔案館中是十分罕見的,造成的危害非常嚴重,。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事故,,原因之一就是該市檔案館沒有進行經(jīng)常性的安全檢查,未能及早發(fā)現(xiàn),、殺滅害蟲,,等到上級業(yè)務部門要來進行檔案管理達標復查時才發(fā)現(xiàn)問題。此時,,檔案害蟲已經(jīng)大量滋生,、繁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四,、在某些特別時期麻痹大意,疏于管理,,忽視預防,。
在特殊時期(如檔案館進行裝修、搬遷等期間),,未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讓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機,造成檔案失竊等不應有的損失,。例如2006年,,某縣教育局1059份學籍檔案,由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在搬遷過程中丟失,。這是管理松懈、麻痹大意造成的,,同時,,也是檔案工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的表現(xiàn)。
五,、檔案安全管理的經(jīng)費投入不足,。
由于經(jīng)費投入不足,一些單位,,尤其是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基層單位檔案室,,庫房破舊,,沒有空調機,、抽濕機,,無法控制庫房的溫度和濕度,利于細菌,、害蟲的生長繁殖,,危及檔案的安全;有些單位雖然安裝了設備,,但由于難以承受電費開支而停止使用這些設備,,形同虛設。另外,,還有的單位使用陳舊的木柜來存放檔案,,不利于防火、放蟲,、防盜,。因此,要做好檔案的安全工作,,需要增加必要的經(jīng)費投入,。
六、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
不少單位的檔案工作人員由于沒有經(jīng)過必需的安全業(yè)務知識培訓,,因而,他們缺乏安全用電知識:空調等用電設備增加了,,供電線路卻沒有進行相應的擴容改造,,導致線路超負荷而引起短路,造成火災,。有的單位使用微波消毒檔案,,卻沒有考慮到這樣做會引起檔案里面的金屬發(fā)熱而燒毀檔案。一些人甚至不知道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預防雷電災害的知識更是知之甚少,。還有,少數(shù)單位對館庫的各種設備,、設施缺乏定期檢查,,一些設施出現(xiàn)故障、不能正常運作,,也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修復,,從而引起災害事故。2003年9月,,某市檔案局辦公樓遭到雷擊,,導致供電系統(tǒng)短路引起火災,其原因是該辦公樓的防雷設施不夠完善。
七,、缺少必要的防盜設施,。
防盜是做好檔案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決不能掉以輕心,,時下,,一些單位的防盜設施很不完善,沒有鐵窗,、鐵門,、鐵柜,也沒有防盜報警裝置,。這樣,,檔案庫房一旦被盜賊“光顧”,就會很容易得手,。檔案被盜的事例屢見不鮮,,不能不引起單位領導和檔案工作人員的重視。例如,,2004年11月,,中原地區(qū)某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累積了40年的30多萬份病歷檔案和10年的會計檔案,共計11.19噸,,被不法分子撬開檔案庫房的門鎖,,在一個月之內分四次將這些檔案全部盜走。案發(fā)后僅追回80多份檔案,,其余的經(jīng)廢品收購站轉賣到當?shù)卦旒垙S,,全部遭到粉碎銷毀,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一是檔案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沒有負起應盡的保管責任,,二是檔案庫房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力,,起不到足夠的防御作用。
八,、應急預案缺位或應急預案不切實際,。
檔案部門與其他部門一樣,同樣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緊急情況,,因此,,平時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制定應急措施,,以應對突發(fā)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然而,時下有的單位沒有應急預案,,或者應急預案不切合實際,,難以有效施行,面對突發(fā)事件時不知所措,,束手無策。例如,,2006年7月,,廣東省因受臺風“碧利斯”帶來的特大暴雨影響,部分地區(qū)發(fā)生嚴重的洪澇災害,,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襲擊,,一些檔案部門由于缺乏防汛抗洪的應急預案,未能妥善安置檔案,,致使所保存的檔案遭受浸泡而造成重大損失,。檔案部門及工作人員必須吸取其中的深刻教訓,認真總結經(jīng)驗,,及早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馬上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九、對檔案安全事故責任人員的處罰力度不夠,。
發(fā)生檔案安全事故,,應該及時查找原因,明確事故責任,,給予有關責任人員相應的處罰,。這樣,才能起到警示作用,,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fā)生,。而時下,往往是僅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通報批評就算了,,一些較為嚴重的事故也作如此的處理,,這樣的處罰力度明顯偏輕,沒有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不利于預防事故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由于檔案安全意識淡薄,,經(jīng)費投入明顯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檔案在保管、利用等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隱患,,嚴重危及檔案的安全,。因此,檔案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加大對檔案工作投入的力度,建立綜合性的安全事故預防體系,,積極參加安全知識技術培訓,,把檔案安全融入到所有活動領域并占據(jù)主導地位,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檔案保管環(huán)境,。只有這樣,,國家檔案事業(yè)的發(fā)展才有良好的物質基礎,檔案工作才能充分發(fā)揮檔案服務社會,,造福百姓的作用,。原載于《中國檔案報》2010年6月4日 總第2011期 第三版。